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此次九三阅兵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团委副书记 仝智倍
我怀着无比激动与自豪的心情,全程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当威武雄壮的受阅方阵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一一亮相,那震撼人心的场景,不仅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军事科技水平,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坚定步伐和强大自信。
作为高校专职团干,我深知这份自信与实力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它为我们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浪潮奔涌,高校共青团使命在肩。我们将激励青年提升专业素养、投身创新创业,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勇担社会责任。同时,不断创新团建工作,优化组织架构,打造过硬团干队伍,丰富活动形式,凝聚青年力量,引领他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
团委组织宣传部部长 张冠涛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令我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阅兵盛况,不仅彰显了国威军威,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团委组织和宣传部部长,我深刻认识到肩负的责任。我们将以此次阅兵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并通过主题团日、座谈交流等方式,弘扬抗战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同时,结合创新创业工作,阅兵展示的科技自立自强精神深深激励了我。我们将鼓励青年学子将爱国情怀融入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大国工匠,努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担当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引导广大青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挺膺担当。
团委社团管理部部长 郭程程
雄师列阵,铁甲生辉。观看庄严盛大的阅兵仪式,内心澎湃,深受震撼。受阅官兵挺拔的身姿、坚定的目光、铿锵的步伐,集中展现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昂扬风貌和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
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我深感使命在肩。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青年。这场气势恢宏的国威展示,极大地激发了青年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深刻感悟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将观看阅兵激发的澎湃热情转化为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和刻苦学习、矢志奋斗的实际行动。未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鼓励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贠远芳
当受阅方阵踏着铿锵步伐经过天安门,45 个方(梯)队依次亮相,我的内心深受震撼。陆海空基战略重器等装备彰显着现代化军队的威武气势,我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那些颤抖的军礼、勋章下的皱纹,无声诉说着民族精神的传承,这让我深刻意识到,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号,而应通过历史细节的挖掘、英雄故事的讲述,将家国情怀融入血脉。将阅兵式中展现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转化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生动教材,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激发他们“强国有我” 的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白亚琪
在观看了阅兵仪式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阅兵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阅兵仪式上整齐的步伐、高昂的士气、先进的装备,无一不体现出中国军队的强大与国家的自信。我们要以阅兵精神为激励,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成为校园最响亮的青春誓言。
崔春晓
9月3日,在学校党政办的组织下,全体教师一起在天鹅湖校区学术报告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仪式。到今天为止,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仍在我脑海中不断回荡。
仪式开始,当抗战老兵方队缓缓驶来,看着他们虽已年迈却依旧坚毅的面容,我不禁热泪盈眶。正是他们当年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与繁荣。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这场阅兵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任,要将阅兵中展现出的抗战精神、爱国情怀融入到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中。
游文思
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不仅是国威军威的展示,更是一部铸魂育人的生动教科书,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国防建设的磅礴力量与青年责任的时代担当,为我们开展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提供了深刻启示。
阅兵场上的官兵,正值青春年华,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何为“青春的价值”。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绝对忠诚的品格、精益求精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和校准的“青春坐标”。在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中,我们看到了强国之路上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要从理论走向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感和使命感。我们要把阅兵精神转化为青年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激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