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部、各部门:
现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院部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开展“挑战杯”活动的具体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3月15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届“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活动实施方案
为配合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国家级优质校建设,进一步培养我校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升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全校形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学校第七届“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为组织好此项活动特制订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配合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和激励全校学生开拓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并促进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逐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科技实践,推动学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更高层次上展示学校科技育人的文化氛围。
二、活动主题
崇尚科学 追求真知 勤奋学习 锐意创新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挑战杯”竞赛活动有序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特成立学校第七届“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组委会,决定竞赛活动的重大事项,审议评审规则,筹集活动经费等。组成人员如下:
组委会主 任:吴勇军
组委会副主任:李久昌 宋六锁 李 勤 马旭东
组委会成 员:李启松 李翠莲 袁文山 李赞祥 张雪冰
万 平 黄世谋 陈 玮 王卫星 韩亚非
王 波 倪玲玲 王静宇 翟艳辉 赵成玉
马 涛 员 莹 平光英 孟昭阳 刘国梅
张占伟 任安忠 陈桂芳 袁维春 齐天峰
辛 峰 员冬梅 杜 军 马志刚 杨丽波
王军才 苑玉洁 樊卫兵 赵桂霞 孙富平
黄士林 刘 红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由校团委、教务处、学报编辑部、科研处4个联合主办单位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挑战杯”竞赛活动的日常事宜。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办公室主任:王静宇
办公室成 员:赵立新 卞建宁 马志强 仝智倍
马 松 郭程程
竞赛还将成立评审委员会,由组委会办公室提名聘请各相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独立负责评审工作(名单另行公布)。
四、参赛对象
凡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含五年制、中专、电大和成教特色班学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五、参赛作品
(一)作品类别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制作与发明、创业计划书4大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指自然科学方面的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限定为我校所设置专业涉及的相关学科。
2.科技制作与发明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制作、小发明等。
3.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为我校所设置专业涉及的相关学科,参赛作品需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我校教育教学或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4.创业计划书指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由参赛者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能力组成竞赛团队,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商业)计划书;同时可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推动创业(商业)计划走入市场。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须是2017年9月1日以来完成的学生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已被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采用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亦可申报参赛,但需附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国内竞赛上已获奖的作品、已获市级以上奖励的成果等不得申报。
2.参赛作品分为个人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我校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创业计划以小组(团队)形式参赛。要求参赛者组建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小组,参赛小组的人数不得超过6人。
3.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计划书及所附的有关材料,请以4号仿宋打印在A4纸上(版面尺寸14.5×22cm,行距25磅),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3000字以上,调查报告类每篇在5000字以上,创业计划书字数不限。科技发明制作必须附有文字说明,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等,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4.每项参赛作品至少需有一名指导教师,并对作品进行指导和推荐;所有参赛作品均需在作者信息后附加指导教师信息。
六、名额分配
各院部推荐参加全校竞赛的作品原则上按照院部学生规模分配;组织得力、准备作品较多的院部可以超指标推荐参赛作品。
七、实施步骤
(一)院部培训、初赛阶段(2018年3月15日~2018年4月10日)
1.各院部成立由院部领导牵头,团总支、学生科、教学科、实训中心、各专业社团和创新创业协会等共同参加的院部竞赛活动组委会,负责本院部竞赛的策划、准备、宣传和组织工作。
2.各院部要开展“挑战杯”竞赛活动相关培训,结合本院部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工作等,积极筹备院级“挑战杯”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准备参赛作品,并对学生的参赛资格、选题、作品申报书和作品填写进行指导和审查确认,聘请专家进行院部初评。
3.2018年4月10日前,院部向校组委会办公室报送《作品申报书》(须为打印件,一式两份)。
(二)全校预审、展览准备阶段(2018年4月11日~5月15日)
1.4月25~4月27日,院部向校组委会办公室报送经过预审的学生作品;科技制作与发明作品尽可能有实物或模型参展,须附有文字说明,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等,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需以电子版报送至校团委电子信箱(smxpttw@163.com)。
2.4月28日~4月30日,校组委会办公室将全部作品送交学报编辑部进行学术不端检测(采用知网版检测系统)。
3.5月2日~5月10日,校组委会办公室依据学术不端检测结果,选出合格作品,聘请专家组成校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作品进行预审,评出一定数量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4.5月11日~5月15日,校组委会办公室向各院部下达终审参展通知及作品展览、演示等有关技术性规范要求;各院部按参展通知要求,做好参评参展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终审展览、总结表彰阶段(2018年5月16日~5月25日)
1.2018年5月16日开始,校组委会办公室会同教务处、学报编辑部、科研处等有关部门组织参加终审决赛的参赛作品于第六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期间展览。
2.展览期间,校评审委员会对参赛选手进行问辩,对参赛作品进行审查,确定获奖等次;还将根据情况举行组织科技成果转让洽谈活动。
3.2018年5月25日前,校组委会办公室公布获奖名单和名次,并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八、奖励方式
各类作品分设一、二、三等奖。对积极支持和辅导参赛的指导老师(教研室),学校将给予与获奖作者同等级别的奖励,授予“优秀指导教师”或“优秀指导教研室”称号。
以作品获奖数量和质量为参考依据,以院部为单位计算团体总分。最高荣誉“挑战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院部;设若干个“优秀组织奖”,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院部、处室和学生社团。
学校还将从获奖作品中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省“挑战杯”竞赛,参加全省“挑战杯”竞赛的有关费用由学校负责。
九、活动要求
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实施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有效载体。各院部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要成立由院部领导牵头,团总支、学生科、教学科、实训中心等共同参加的院部竞赛活动组织协调机构,负责本院部竞赛的组织和评审工作,加强对竞赛工作的领导。
2.精心组织,夯实基础。各院部要坚持育人宗旨,突出竞赛的群众性,要做好动员发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要协调指导教师对申报作品进行指导,向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辅导和物质技术支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本院部申报作品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帮助学生按要求填写《作品申报书》,履行申报手续;有条件的院部可对重点项目在经费和指导力量上给予支持。
3.深入宣传,扩大影响。各院部要结合实际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的宣传工作,特别要宣传“挑战杯”的统一品牌,使其在社会上和院部中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要广泛宣传竞赛中产生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鼓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推动我校学生科技学术活动深入发展。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届“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活动作品申报书
申报者情况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院 部 |
|
学 制 |
|
年 级 |
|
班 级 |
|
专 业 |
|
联系电话 |
|
作品全称 |
|
申报类别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制作与发明 □创业计划书 |
合 作者 情况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所在院部、年级、专业、班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200字以内)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200字以内) |
|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 意义(100字以内) |
|
资 格 认 定 |
指导教师意见 |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 □否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
团总支 意见 |
是否同意推荐。 □是 □否 团总支书记签字: 年 月 日 |
|
院部负责人意见 |
是否同意推荐。 □是 □否 院部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
|
|
|
|
|
|
|